国产午夜成人小视频|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一区二区|好硬好湿好爽好深视频试看|国产免费无遮挡吃奶视频不卡|99视频国产精精品免费观看-沙漠影院

更多
更多 更多
新聞資訊
聯系我們
  • 聯系人:吳女士
  • QQ:1554317001
  • 郵箱:
  • 地址:洛陽市伊洛工業園區一期
  • 郵編:471935
行業新聞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新聞資訊 > 行業新聞
國家賬本:去年GDP首破90萬億 凈增人口530萬
來源:每日經濟新聞   日期:2019-01-22   瀏覽量:


 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,中國交出的2018年經濟成績單依舊亮眼。

2019年1月21日上午,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: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了90萬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6.6%,達到去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增長6.5%左右的目標。與此同時,2018年我國新增人口數量較上年減少,人口出生規模連續第二年出現萎縮,出生人口與凈增人口均創出1962年以來的新低,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創新高,勞動人口數量也出現首次下降。

GDP首次超過90萬億元

國內生產總值(GDP)數據被公認為是觀察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最好指標。而從當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全年中國GDP數據來看,據初步核算,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6.6%。
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2018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出的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.5%左右。此次公布的數據意味著去年GDP增速已達到預期目標。

這也是我國GDP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高位。記者注意到,從2017年的82萬億元到2018年的90萬億元,我國GDP總量從“8”字頭到“9”字頭只用了一年,顯示出中國經濟整體仍舊處于中高速增長區間。

2018年GDP增速之所以能夠保持在超過預期目標的水平,四季度GDP增速繼續保持平穩態勢發揮了托底作用。面對年末進出口數據下滑、汽車等大宗消費品銷量持續下降等不利因素,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仍有6.4%,僅比當年三季度增速下降0.1個百分點。

對此,申萬宏源團隊分析認為,2018年歲末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,消費實際增速邊際改善,制造業投資持續走強、基建投資增速邊際改善,地產投資維持相對高位,經濟呈現邊際企穩征兆。

此外,投資、零售等數據仍舊運行在穩定區間。國家統計局此次發布的數據顯示,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,比上年增長9.0%,再創新高。2018年1~12月,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635636億元,比上年增長5.9%;2018年全年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.2%。

凈增人口同比降28%

縱觀2018年全年,經濟增速依舊如預期那樣保持平穩,但在人口形勢方面,情況就不那么樂觀了。

21日上午10點整,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全年中國人口數據。數據顯示,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(包括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,不包括香港、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)139538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。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,人口出生率為10.94‰。
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2018年新生兒數量比2017年減少了200萬人,相當于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的12%左右。再將歷史拉長,2018年1523萬的出生人口,也創下1962年以來的新低。

但記者也發現,當日公布的2018年新出生人口數據,雖然與上一年度相比降幅明顯,但其實已超過了此前不少人口專家的預期。例如,全球化智庫(CCG)特邀高級研究員、人口專家黃文政此前在接受采訪時就預測,從各地出生人口的同比下降數據來看,2018年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1500萬。

雖說此次公布的新生人口數據還是守住了1500萬,但如果將這個數字放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,就可以發現這樣的人口增長很可能作用非常有限。

目前,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,2018年有993萬人口逝去。2018年,中國人口凈增長只有530萬(出生人口-死亡=人口凈增長),同樣創下1962年以來的新低。2017年這一數字為737萬——這意味著中國人口絕對增量在2018年下降多達28%。

從年齡構成看,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創新高。具體來看,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,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.3%;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,占總人口的17.9%,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,占總人口的11.9%。

而對比各國人口增長數據后,可以發現,如果中國每年人口數量繼續這樣保持下降的話,中國“人口第一大國”的頭銜,很有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旁落。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,在1970年中國人口出生的最高峰時期,全球凈增加的人口當中,每100個人就有29.5個中國人,而到了2017年,這個數字就縮減到了8.97個。

對比另一個人口大國——印度,能看到的差距就更加明顯。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,早在1976年中國已經不是全球人口凈增長最多的國家,當年中國凈增1429萬人口,印度凈增1447萬,但兩者差距不大;但到了2017年,印度的凈增人口已經是中國的2倍;由于2018年中國凈增人口大幅減少,兩國凈增人口之比可能迅速擴大到3:1(1500多萬VS530萬左右)。

2017年,非洲國家尼日利亞凈增人口490萬,或許不用幾年,它的人口絕對增量也將超過中國。

二孩效應已經釋放

為何2018年新出生人口出現這樣的下降?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此前各地生育二孩的意愿已基本釋放完畢,成為影響人口表現的重要因素。

例如,被稱為“最敢生孩子”的山東,部分城市的二孩出生人口預期數量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。青島市公布的數字顯示,2018年1~11月,青島全市二孩出生減少29.0%。聊城數據顯示,從2018年1月起截至11月份,聊城市上報出生64753人,其中二孩出生40782人,占出生總量的62.98%,減幅為35.83%。出生人口數量較2016年、2017年呈現下降趨勢。

結合前幾年數據來看,2016年我國開始推行“全面二孩”政策,當年新出生人口數即回升至1786萬人,創下2000年來最高水平。2017年我國新出生人口雖比上一年有小幅下降,但出生人口數仍處于1700萬人以上的高位。二孩效應釋放后,讓此前出現明顯上升的新生人口數再次回歸下行通道。

此外,在二孩效應已不再強勁的同時,新婚夫妻生育一孩的意愿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明顯下降。2018年初公布的數據就顯示,2017年一孩出生人數724萬人,而二孩數量反超一孩159萬人,達到883萬人。這是2016年推行“全面二孩”政策以來,二孩出生數首次超過一孩出生數。

兩者效應的疊加,導致學界預測我國人口峰值可能會提前到來,從此開啟中國人口的“負增長”時代。

2019年1月3日,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《人口與勞動綠皮書: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.19》就指出,如果中國總和生育率(一個婦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數量)一直保持在1.6的水平,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。而此前國務院發布的《國家人口發展規劃(2016~2030年)》預測稱,我國總人口將在2030年前后達到峰值,此后持續下降。

還應該注意的是,隨著經濟社會發展、高等教育普及和城市化程度提升的影響,中國居民初婚年齡和初育年齡出現了普遍提升。由于產婦年齡越大,成功生產的幾率在一定程度上就會下降。因此初婚初育年齡的上升會對整體生育水平產生影響。

例如,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陶濤就指出,2017年全國結婚人數大概是1063萬,同比下降7%。近三年以來,平均的初育和生育二孩的年齡都往后推了1歲,這些也會對出生人口規模、生育水平產生影響。

在出生人口數下降的同時,也應該看到,2018年人口結構也繼續保持改善。例如,從性別結構看,男性人口71351萬人,女性人口68187萬人,總人口性別比為104.64(以女性為100)。性別比較上年繼續下降,男女比例失調現象得到明顯改善。

統計局:人口紅利仍存

此外,勞動人口數量也在2018年出現首次下降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8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為77586萬人,而2017年末的全國就業人員為77640萬人。

對于近期網絡上中國人口負增長、人口紅利消失的言論,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21日回應稱,2018年中國人口保持正增長,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,其中相當比例是二胎,這個數字是很可觀的,而且勞動年齡人口仍有約9億人,中國的人口紅利仍然存在。

寧吉喆同時表示,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、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,國家統計局作了測算,2017年已經超過4億人,2018年需要進一步測算,還會增加。統計標準是什么?中等收入群體是有測算標準的。中國典型的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萬元~50萬元的,已經有4億多人,約1.4億個家庭,有購車、購房、閑暇旅游的能力。所以,消費對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形成了有力支撐。除了這4億人外還有很多人,有高收入者、中低收入者等。通過增加居民收入,改善消費環境,提升產品質量,都能夠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,使我國的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。這是巨大的潛力。

陶濤表示,在很多調查中發現,人們在生育養育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顧慮,對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呼聲比較高,主要反映在住房、就業、女性勞動保護、稅收、產假、嬰幼兒照護等等各個方面,都有一些政策上的期盼。他強調,我國需要構建生育友好的、家庭友好的政策支持體系,切實幫助更多家庭在生育養育過程中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。
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今年以來,一系列為生育提供保障的政策漸次落實。例如,自今年1月1日起落地的個稅改革政策就明確,子女從滿3周歲至教育結束,不論處在什么教育階段,不論是在中國境內還是境外接受教育,均可按照每個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的標準享受個稅專項附加扣除。

此外,《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》也自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。其中明確,中央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準,獨生子女補助標準提高,這也意味著此前實施的“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”“計劃生育特別扶助金”將統一于國家基本標準,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斷增高,補貼形式由中央安排。

地址:洛陽市伊洛工業園區一期 電話:400-109-0799   在線咨詢:  

掃一掃